本報訊(記者?馮麗)“謝楷是誰?”“是我們的學長嗎?”近日,“山野科學家”謝楷教授在博物館給學生上課,直播開始20分鐘之后,線上已有近5000人觀看,彈幕里有人提出疑問,似乎并不能把這個穿著休閑鞋、運動褲、戶外抓絨衣且長相年輕的人,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首批“華山學者”領軍教授、學科方向負責人等頭銜聯(lián)系起來。
“我這屬于‘被迫營業(yè)’,是被博物館里這些很契合課程的藏品吸引來了。”謝楷打趣道。老式大哥大、炮兵防空兵手持式超短波電臺、短波電臺、衛(wèi)星通信便攜站、八木天線等博物館里的實物藏品被他隨手拿來作為教具。
“課本和PPT里的文字都變成了實物,這個課真是太適合在博物館上了?!笨臻g科學與技術學院張辰凱很喜歡這樣“另類”的課堂,這也是謝楷把課堂搬進博物館的初衷和目的——讓知識變得可見、可感。
從生活中*常見的手機縫隙天線到定向天線、反射面天線、陣列式天線、巨型射電天線,再到暢想人類極限的天線口徑、展望未來的太空射電望遠鏡,謝楷風趣幽默、旁征博引、深入淺出的授課方式讓現(xiàn)場的學生和直播間的觀眾被深深吸引。
“博物館里的公開課是一次全新的嘗試,也是博物館發(fā)揮育人功能的一次新的探索。”該校一名負責人說,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,期待有更多教師走進博物館,讓學生“看見”理論,讓藏品“講述”知識。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1年12月09日第3版?
本文轉(zhuǎn)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,內(nèi)容均來自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(nèi)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予以刪除!